层流罩:微生物检验室空气净化系统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起草人: 日期:
验证方案批准人: 日期:
目 录
1.引言
1.1概述
1.2验证的目的
2.验证标准
3.检验室的自净器和层流罩安装确认
4.检验室的自净器和层流罩运行确认
4.1风速测定
4.2压差测定
4.3温湿度测定
5.洁净度测定
5.1悬浮粒子测定
5.2沉降菌测定
6.验证结果及评价
7.责任
8.时间安排
1.引言
1.1概述
微生物检验室是专供药品微生物检验用,阳性对照检验室是专供药品菌检时阳性对照实验用,这两个实验室必须专用。每个检验室面积均为20.2M2,检验室顶棚安装自净器一台,向室内送洁净空气,洁净级别为10万级,室内还安装层流罩一个,层流罩下洁净级别为100级。
1.2验证的目的
1.2.1检查并确认检验室的自净器层流罩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1.2.2检测并确认检验室的自净器层流罩的运行性能应能达到药品菌检要求及验证标准。
1.2.3洁净度测试,确认检验室能达到规定的洁净度。
2.验证标准
洁净度级别 |
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
压差Pa |
温度/相对湿度 |
|
≥0.5μm |
≥5μm |
沉降菌CFU/皿 |
|
|
|
100级 |
3500 |
0 |
1 |
5Pa |
18~26℃/45~65% |
10000级 |
350000 |
2000 |
3 |
|
|
100000级 |
3500000 |
20000 |
10 |
|
|
300000级 |
10500000 |
60000 |
15 |
|
|
微生物检验室
送风口编号 房间名称 检漏 风速m/s 压差 温湿度
1 2 3 4 5 6 7 8 平均
1 二更
2 缓冲
3 操作室
4 操作室
5 操作室
阳性对照检验室
送风口编号 房间名称 风速m/s 压差
温度湿度
1 2 3 4 5 6 7 8 平均
1 二更
2 缓冲
3 操作室
4 操作室
5 操作室
测试人: 日期:
结果分析及评价:
5.洁净度的测定
5.1悬浮粒子测定
5.1.1方法:
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每个检验操作室测试3次,每个检验操作室采样点2个,层流罩下采样点4个,采样点的高度离地面1m。求平均值。悬浮粒子测定在自净器和层流罩运行30分钟后进行。
5.1.2测试结果
悬浮粒子测试记录( )
房间名称:微生物检验操作室 10万级区 测试状态:静态
次数 粒径 取 样 点
1 2 3 4
第一次 0.5μm
5μm
第二次 0.5μm
5μm
第三次 0.5μm
5μm
平均值0.5μm 个, 5μm1 个
房间名称:微生物检验操作室 层流罩下 测试状态:静态
次数 粒径 取 样 点
1 2 3 4
第一次 0.5μm
5μm
第二次 0.5μm
5μm
第三次 0.5μm
5μm
平均值0.5μm 个, 5μm 个
房间名称:阳性对照检验操作室 10万级区 测试状态:静态
次数 粒径 取 样 点
1 2 3 4
第一次 0.5μm
5μm
第二次 0.5μm
5μm
第三次 0.5μm
5μm
平均值0.5μm 个, 5μm 个
房间名称:阳性对照检验操作室 层流罩下 测试状态:静态
次数 粒径 取 样 点
1 2 3 4
第一次 0.5μm
5μm
第二次 0.5μm
5μm
第三次 0.5μm
5μm
平均值0.5μm 个, 5μm 个
测试人: 日期:
结果分析及评价:
方案实施: 日期:
5.2沉降菌测定
5.2.1方法:最少采样点数目及最小培养皿数按《药品生产验证指南》有关要求采用φ90mm培养皿,将培养皿按要求放置后,打开平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30分钟后,将平皿盖盖上,然后在30—35℃下培养48小时后计数。沉降菌测定在自净器和层流罩运行30分钟后进行。
5.2.2测试结果:
沉降菌测定记录表
微生物检验室
房间名称 采样点数目 培养皿数 菌落数
操作室10万级 2 2 3
层流罩下 2 14 0
阳性对照检验室
房间名称 采样点数目 培养皿数 菌落数
操作室10万级 2 2 2
层流罩下 2 14 0
测试人: 日期:
结果分析及评价:
方案实施: 日期:
6.验证结果及评价:
6.1 3个检验室自净器和层流罩安装均符合设计要求。
6.2 3个检验室风速、压差均符合运行设计要求。
6.3 洁净度测定表明,3个检验室内悬浮粒子和沉降菌均符合验证标准。层流罩下工作区均达到洁净级别100级。
6.4 建议对3个检验室应加强日常监测,当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后应重新测定风速和洁净度。
7.责任
验证小组负责验证方案的制定、批准及实施;
品管部经理负责无菌检验室、微生物检验室、阳性对照检验室的验证过程;
验证小组负责审核测试结果、评价及结论,负责验证报告的会签与批准,
负责制定无菌检验室、微生物检验室、阳性对照检验室验证的周期。
8时间安排